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
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、培养丰轻一代、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。如果说,一个国家的发展,最重要的是思想,那么教师更是承担着传播知识、传播思想、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。
贺绪松,1978年8月毕业留校参加工作,从一名首届留校的毕业生,到青年学生的知心人、教职员工的勤务员、组工战线的排头兵,从原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,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原组织部部长,从业数十载,兢兢业业,与学校一道书写着自己的故事,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轨迹。
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,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,教师在其中担任着桥梁的作用,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师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,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、更新旧知、开掘新知、探索未知,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,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。
为党献身育青年
回顾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,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越了“三座大山”,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。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“青年兴则国兴,青年强则国强。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”
在文化大革命冲击后,教与学重新焕发,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,再次恢复,新的人才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。青年时的贺绪松老师便是这万千中的一位。凭借的不只是那一腔热血,更有背后为之付出的努力。
以往的大学入学方式,不同现今的大学如此轻松。需要推荐和考试两种资格共同拥有。这就不仅仅是成绩这一方面,更是看个人的综合素养,同时也需要有敢拼的心,不然就算有机会在也难以掌握,而贺老师刚好抓住了这个转变命运的机会,不仅服从组织的安排,更在政治上、思想上、行动上保持与党的高度一致。正因如此,接受了组织安排的贺绪松老师留在了校园,守护与发扬这一方的教育。
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不断扩大投入,努力发展全民教育、终身教育,建设学习型社会,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。贺老师始终坚持党的发展路线,四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教育一线,德学育人是贺老师的理想。
身在苦难仍不悔
青年终将是时代的主力,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。唯有经历艰苦的磨练,方才能造就出不朽的灵魂。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:人的生命,似洪水奔流,不遇着岛屿和暗礁,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。
俗话说:“万事开头难。”一件事既然都已开头,那么后续将如泄洪口般的喷涌而出,但难的是一如既往地坚持。贺绪松老师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、自己的挚友,用爱来教育学生,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,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,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。老师还用“做老实人、办老实事、脚踏实地、一步一个脚印工作”,作为自己行动准则,遵纪守法,廉洁自律,为学校做贡献。
中国的教育事业正是缺乏这样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,视学校为自己的家,默默无闻的培养对祖国复兴的有用之才,而贺绪松老师便是一位这样有崇高道德精神的老师,从一而终的坚持了下来,回想当初,依旧不悔。
为人师表需尽责
“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自古以来,老师的存在一直是受人尊敬的,不仅仅因为老师有着渊博的知识,更是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,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,在自己的岗位上树立高度的事业心、责任心,将学生作为自己的孩子来教育,真正做到“干一行,爱一行,专一行”,而贺绪松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尽心尽责的教师。
从事教育事业40年来,贺绪松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,了解学生的性格,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。在课堂上他是个“传道受业解惑”者,在课后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。老师还积极主动深入到学生的学生和生活中,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,倾听学生们的肺腑之言,从而达到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,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。
过去,前辈青年已经赢得荣誉,青史留名;未来,我们这辈青年必将见贤思齐,青出于蓝。
总之,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,青年党员们,要坚持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,能在时代潮流中找准方向,积聚力量,勇立潮头,能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不竭动力,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,新思想的推动者,新技术的引入者;要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,要把人生理想同国家命运、人民事业融为一体;要坚持敢于当担、主动作为,以坚持不懈地奋斗来回应国家的期待。
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,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、砥砺前行,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。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,这所学校熔铸了近半个世纪的教育梦想,见证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静水深流。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,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,让我们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向“五老”学习,为中国的建设努力奋斗,承担起国家富强的重大责任和民族振兴的光荣使命,真正成长为党与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!